2025 年,我們該如何重構品牌定位?

2025年10月10日

舊地圖已無法帶你到達目的地:在數位迷霧中,重新校準你的品牌羅盤

2011年,行銷界的傳奇大師 Al Ries 與 Jack Trout 出版了《定位:在眾聲喧嘩的市場裡,進駐消費者心靈的最佳方法》。這本經典著作揭示了一個不變的真理:任何成功的品牌定位,終點都是消費者的心智。他們從品牌命名、核心特色到競爭關係,為我們擘畫了佔領市場心智的藍圖。

書中提出的心法,至今依然是行銷人奉行的圭臬:

  1. 掌握心智:定位的基礎,是理解並結合消費者內心的世界與品牌的世界。

  2. 追求長期:取得長期定位優勢,才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記。

  3. 魅力根源:公司的魅力來自產品,而產品的魅力,根植於它在消費者心中所佔據的獨特位置。

  4. 先內後外:先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深刻印象,再來解決行銷通路的佈建問題。

  5. 探索心理:所有定位策略的起點,都是深入探索消費者的心理。

然而,從 2011 年到 2025 年,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智慧型手機的普及、社群媒體的崛起、AI 技術的飛躍,徹底改變了資訊的傳播方式與消費者的決策路徑。溝通的管道變得前所未有的多元與繁瑣,這也意味著,我們對品牌的操作需要更加細膩、更加複雜。

面對以下四個核心挑戰,2025 年的品牌定位,顯然需要一次「重構」。


當代品牌的四大挑戰

  1. 社群的濫觴:社群媒體創造了無數個對話場域,品牌不再是唯一的發聲者。使用者生成內容 (UGC) 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官方訊息,品牌聲譽變得脆弱且難以掌控。

  2. AI 搜尋改變慣性:過去我們談論的 SEO,是爭取在搜尋結果頁上的排名。如今,AI 驅動的生成式搜尋 (如 Google SGE) 直接提供答案,傳統的關鍵字策略面臨失效,品牌需要思考如何讓自己成為 AI 信賴並引用的「答案」本身。

  3. 資訊過載與信任赤字:消費者每天被海量的資訊轟炸,培養出了更高的防備心。他們對品牌的信任度普遍下降,更傾向於相信真實的口碑、第三方的評測,或是與自身價值觀契合的品牌。

  4. 廣告的民主化與挑戰:傳統廣告的壁壘被打破,社群廣告的便利性讓每個人、每個小商家都能成為廣告主。這雖然降低了門檻,卻也讓廣告環境變得極度擁,獲客成本不斷攀升,單純的曝光不再有效。

2025 品牌定位重構的五大策略

面對新的戰場,我們不能拋棄 Ries 與 Trout 的核心思想,而是要以他們的智慧為基礎,融入新的戰術與思維。

1. 從「佔領心智」到「融入生活」

過去,品牌追求的是在消費者心中佔據一個「名詞」(例如:想到電動車就想到特斯拉)。現在,品牌需要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一個「動詞」或「形容詞」。

策略:品牌定位不應只是一個口號,而是一種價值主張的實踐。思考你的品牌如何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一個有意義的角色?是提供效率的幫手、療癒心靈的慰藉,還是彰顯個人品味的象徵?將定位融入產品設計、客戶服務、內容互動的每一個環節。

2. 建立「信任節點」,而非僅是「品牌官網」

在信任赤字的時代,單向的自我宣傳效果有限。品牌需要建立多元的「信任節點」,讓消費者在不同管道都能接收到一致且可信的正面訊息。

策略

  • 賦能創作者:與價值觀相符的意見領袖 (KOL) 或微網紅建立長期、真實的合作關係,讓他們成為品牌的外部代言人。

  • 鼓勵 UGC:積極創造讓消費者分享使用體驗的誘因,並善用這些真實的內容作為行銷素材。

  • 經營權威性:在專業論壇、產業媒體、甚至是 AI 知識庫中,建立品牌的專業形象與權威性,成為該領域值得信賴的資訊來源。

3. 打造「AI 優先」的內容策略,成為生成式搜尋的答案來源

這不僅僅是一個重點,這正是品牌內容策略的「核心戰場」。過去的 SEO 目標是爭取用戶的點擊,現在的 AIO (AI 優化) 目標是讓內容被 AI 採納、理解並直接引用。這是一種更深層次、更具權威性的新形態品牌曝光。

支柱一:超級 E-E-A-T,成為 AI 眼中的權威專家

AI 判斷內容品質的標準,比過往的搜尋引擎更嚴苛。Google 的 E-E-A-T 原則 (經驗、專業、權威、信賴) 是基本功。

  • 如何執行:為文章標明有資歷的作者、大量使用真實案例與原創圖影、積極爭取權威媒體或機構的引用與報導。

支柱二:從「關鍵字思維」轉向「主題宇宙」

AI 能理解整個「主題」的上下文關聯。單篇孤立的文章很難建立權威性。

  • 如何執行:建立「主題集群 (Topic Clusters)」,圍繞一個核心主題創建一篇詳盡的「支柱頁面」,再擴展撰寫多篇相關子主題文章,並以內部連結形成知識網絡,向 AI 展示您在此領域的全面專業。

支柱三:善用結構化資料,給 AI 畫好重點

結構化資料 (Structured Data) 是一種標準化的程式碼標記,能幫助 AI 快速讀懂你的內容重點。

  • 如何執行:使用 Schema.org 等工具標記內容類型(如:產品、常見問題 FAQ、評論),並標記出價格、評分、作者等關鍵資訊,讓 AI 更容易抓取並以豐富形式呈現。

支柱四:成為「第一手資訊」的創造者

AI 的本質是整合「現有」資訊。如果你能創造出網路上「原本不存在」的獨家資訊,你自然就成為了 AI 必須引用的來源。

  • 如何執行:發布原創的市場調查、行業趨勢報告、深度專家訪談或開發實用的線上工具。

思維轉變

舊的 SEO 思維

新的 AIO (AI 優化) 思維


目標

爭取列表排名,獲得點擊

成為 AI 的答案來源,獲得引用與曝光

策略

關鍵字優化、連結數量

E-E-A-T、語意主題權威

內容

針對單一關鍵字寫作

建立主題宇宙,解決一系列相關問題

4. 從「廣泛觸及」到「精準共鳴」

廣告民主化的結果是,噪音遠大於訊號。與其追求對所有人說話,不如集中資源,與一小群但高度認同你品牌價值的人深度溝通,引發他們的強烈共鳴。

策略

  • 定義價值觀:清晰地定義你的品牌代表什麼、信仰什麼。這不僅是為了吸引顧客,也是為了篩選出不適合的客群。

  • 經營社群:將你的品牌粉絲從單純的追蹤者,轉變為有歸屬感的社群成員。舉辦線上線下活動,創造共同回憶,讓他們成為最忠實的擁護者。

5. 擁抱「敏捷定位」,保持核心但彈性應變

2025 年的市場變化速度只會更快。品牌定位的核心理念(我是誰、為誰服務、提供什麼獨特價值)需要穩定,但在市場溝通的策略、管道和訊息上,必須保持敏捷與彈性。

策略:建立一個持續監測市場反應、社群風向和競爭對手動態的機制。定期小規模地測試新的溝通訊息或創意,根據數據回饋快速調整,而不是每隔數年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品牌重塑。



結論:回到原點,但用新的地圖

Ries 與 Trout 的「定位」理論,如同物理學的牛頓定律,在宏觀世界中依然有效。它的核心——深入理解並佔領消費者的心智——永遠不會過時。

然而,我們所處的戰場已經從平原變成了錯綜複雜的熱帶雨林。2025 年的品牌重構,不是要推翻經典,而是在這張經典的地圖上,標註出新的路徑、新的工具與新的地標。

品牌需要變得更人性化以建立信任,更智慧化以應對科技,更社群化以引發共鳴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這片喧囂的數位叢林中,再次找到通往消費者心靈的最佳路徑。

「給品牌經營者的五個自問問題」:

  1. 我的品牌在消費者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?

  2. 消費者是否能在多個平台上看到一致且可信的品牌訊息?

  3. 我的內容是否足夠讓 AI 引用,還是仍舊停留在傳統 SEO 階段?

  4. 我的廣告策略是否真的引起共鳴,而非僅僅曝光?

  5. 我的品牌是否有持續更新定位策略的內部機制?


撰寫者:號外制作所品牌經理 蔡易澄

號外制作所首頁

marketing@howwhystudio.com

marketing@howwhystudio.com

04–22220501

台中市中區平等街81號2樓

FOLLOW US

FOLLOW US

號外制作所Instagram
號外制作所Facebook
號外制作所Behance